15万亿元国有大行 最新发声

最新信息

15万亿元国有大行 最新发声
2024-04-02 21:41:00
K图 601658_0
K图 01658_0
  资产总额较上年末增长11.80%,达15.73万亿元;客户贷款同比多增1821.26亿元,增量创历史年度新高;资产结构持续优化,存贷比较上年末提高1.68个百分点;剔除上年理财净值型产品转型一次性因素后,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12.05%;每10股普通股派发2.610元(含税),派发现金股利总额约258.81亿元……
  2023年,我国经济虽回升向好,但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挑战,这给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恢复发展的关键阶段,邮储银行通过全面推进信息化工程,推动金融科技能力转化为数智化优势,在实体经济“输血供氧”的同时,培育出公司差异化竞争新增长极。
  在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看来,邮储银行向更轻盈、更高效的现代一流商业银行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面对行业转型大势,我们将以创新为引领,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推动高质量发展。”刘建军在该行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如是表示。
  业务增量与资产质量“两手抓”
  应对需求依然疲软的现状,挖掘存量客户成为商业银行适应经济新形势的关键抓手。
  依托近4万个网点,邮储银行积累了6.6亿个人客户。庞大的存量客群为邮储银行通过主动授信探索低成本获客、风险可控的零售信贷发展新模式奠定了基础。实施15个月来,主动授信贷款余额突破1500亿元,不良率低于0.5%。
  何为主动授信模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行运用大数据分析、AI技术精准客户画像,发现潜在“三农”、消费信贷、信用卡优质客户后精准营销,并通过总部集中运营代替客户经理分散作业,全流程线上受理、审批和支用,实现“秒批秒贷”。
  科技应用为邮储银行的零售信贷新模式提供了重要支撑,而其在公司金融业务中的赋能作用也在被放大。
  记者了解到,邮储银行正全面推广公司金融“1+N”经营与服务新体系。该体系针对公司客户金融需求个性化、综合化的特点,围绕客户、产品、联动、服务、风险、科技六个维度,打造前中后台一体化的营销支撑服务体系。短短一年多,该行的主办行公司客户数量增长翻倍,FPA(公司客户融资总量)提升了四分之一。
  2023年,商业银行夯实资产质量迎来挑战。而数字化风控技术的应用,为邮储银行开展过程管理和闭环管理、保障资产质量提供了有力抓手。
  年报显示,该行坚持风险先行,构建运用“看未来”模型,从行业趋势、企业成长性、企业财务表现等更多维度全面了解客户,提高客户风险识别能力,从过去的跟随策略转变为主动拓展客户,全年使用“看未来”模型批复客户近万户,批复金额超过1.3万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83%,处于国有大行最低水平,不良贷款生成率0.85%,各项风险指标均保持行业优秀水平。
  一套精准授信和风险防控体系
  邮储银行业务增量与资产质量“两手抓”的重要支撑,是一套借助金融科技搭建起的精准授信和风险防控体系。
  邮储银行定位于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数据显示,2023年该行涉农贷款增量再创新高。深耕“村社户企店”(行政村、农民合作社、农户、涉农企业、农村商户)五大客群,涉农贷款余额2.15万亿元,增长3464.98亿元;同时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快速突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6万亿元,其中线上发放金额占比近90%。
  实际上,“三农”、城乡居民、中小企业这几类群体普遍因抵押物缺乏、信息数据不足、抗风险能力弱而长期面临融资难题。在服务这些客群时,邮储银行从授信评估这一问题症结出发,实现基于多元、精准信息支持下的精准授信,才实现了其遍布城乡的大量下沉客户的二次挖掘。
  以服务“三农”为例,记者了解到,该行与地方政府和当地龙头企业共建银政企农户信息数据平台,已接入220多万农民合作社、180多万家庭农场及1万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息,并实地走访核验生产经营情况,确保了数据信息维度的精准可靠。这些可靠的数据源,为该行精准授信和风险防控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撑。
  业内人士分析,相比同业,邮储银行拥有“自营+代理”的独特资源禀赋,依托邮政集团,邮储银行在全国建立了42万个“邮乐购”站点、超30万个信用村,不仅为该行积累了充分、可交叉验证的独特信息,也真正帮助各类实体主体提振经营质效。
  具体来看:一是破解“销售难”,帮助千家万户小农品对接全国大市场,形成了农村信用生态体系;二是破解“物流难”,促进千乡万村小产业融入经济大循环,形成了供应链金融的基础;三是破解“融资难”,为中国亿万农户提供信用额度的过程中,依托商流带来的销售数据、寄递物流带来的仓储数据、资金流带来的结算数据,变“个体农户无物可押”为“千村万户主动授信”。
  信息科技投入超3%
  记者了解到,邮储银行围绕“5+1”战略路径,利用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这背后,资金投入是关键所在。数据显示,2023年,该行信息科技投入112.78亿元,同比增长5.88%,占营业收入的3.29%;信息化工程全面推进,自主研发系统占比提升至73%。
  同时,该行2023年加大研发、数据分析、运维等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引入,全行IT队伍超过7000人,正在构建“总部+区域特色”的总分联动新型交流模式,打造科技人才生态圈。
  邮储银行副行长、首席信息官牛新庄在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回答上海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过去几年邮储银行坚持每年拿出营收的3%投入到金融科技领域。去年以来,该行围绕“战略入脑、科技强心、数据造血”,进一步驱动数字金融服务升级。
  “邮储银行作为年轻的国有大行,坚持把创新刻入基因。”牛新庄表示,虽然起步较晚,但是邮储银行没有历史包袱,基于当下领先技术,紧跟时代步伐,从小型机集群到分布式核心系统,从传统的技术架构到微服务架构,从物理节点到云端管理,从手工作业到人工智能的应用,从智能辅助到智能决策,围绕降本、增效、提质、创新,不断探索。
  他对记者具体阐述了“战略入脑、科技强心、数据造血”的含义:战略入脑就是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全行转型发展的重点战略;科技强心是指打造强大的数字金融能力底座;数据造血则指深化数据赋能,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我们以‘战略入脑、科技强心、数据造血’促进‘创新蝶变’。”牛新庄介绍,基于“邮储大脑”的数字员工、智能图像、多媒体智能分析平台,帮助客户更方便、快捷地获得资讯和服务;流程机器人自动化(RPA)代替人工完成大批量、重复性任务,已执行超200万次,累计节约28万工时,有效促进基层工作提质增效;信用卡、三农和消贷条线主动授信智能外呼超5000万通,实现风险防控和业务发展的有机平衡。
  牛新庄表示,2024年,邮储银行将持续以数字化转型为主线,以本行“十四五”IT规划为引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推动该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新动能。
  一是自主研发能力稳步提高。在完成个人、公司核心系统建设的基础上,2024年,信用卡核心系统将投产上线,资金业务核心、财务核心等一系列自主研发的核心系统将启动建设。
  二是数智化水平加快提升。邮储银行不断夯实数字技术和数字资产基础,全面提升金融科技的精细化、数字化管理水平。此外,邮储银行也在探索大模型与数据赋能深度融合,构建“一站式”数据分析建模环境,集成决策引擎、图分析挖掘等功能,推进服务便捷复用。聚焦乡村振兴、涉赌涉诈等重点领域,实现营销精准定位、个性化触达,充分释放数据资产价值。
  三是创新技术应用持续扩大。邮储银行推动“邮储大脑”从感知、洞察向生成创作转型升级,加快虚拟营业厅、智能业务助手、数字客户经理等场景推广应用力度,加速大模型研发,“大模型+数字人”“大模型+流程机器人自动化(RPA)”等一批新型应用会逐步在风控、财富、运管领域落地。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15万亿元国有大行 最新发声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