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台“检察护企”方案 22项举措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最新信息

上海出台“检察护企”方案 22项举措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2024-04-09 17:46:00
近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出台《上海市检察机关关于落实最高检“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分工方案》。今天,市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上述《方案》,并发布《上海市检察机关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白皮书(2023年)》和首批《“检察护企”指南》。
  此次出台的方案围绕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全面加强涉金融、贸易、科创等重点领域法治保障,细化形成惩治犯罪、法律监督、服务保障等3个方面22项工作任务。
  《方案》要求,全市检察机关要重点打击非法高利放贷及衍生犯罪;对利用网络平台违法恶意散布传播涉企虚假不实信息、蓄意造谣抹黑企业和企业家、对企业进行敲诈勒索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会同行政监管部门开展商业秘密保护、知识产权恶意诉讼、恶意抢注囤积商标等治理;加大对企业内部人员背信损害企业利益犯罪惩治力度,帮助企业去疴除弊、完善内部治理;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查,加大对行贿不正当利益的追缴和纠正力度,尤其加强金融领域反腐和风险防范,高质量办好金融领域新型职务犯罪案件。
  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会同公安机关连续四年开展刑事“挂案”清理工作;依法妥善办理涉企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出台民事调解监督意见,深化虚假诉讼专项监督;切实推进涉企争议行政精准监督;2023年立案公益诉讼案件3236件,市检察院与市高级法院创新“民事磋商+司法确认”模式,有效提升司法效率。
  《方案》对此进一步强调,要综合运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职能,促进解决影响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执法不严、不规范等问题。加强涉企经济案件立案监督和侦查活动监督,常态化推进“挂案”清理;防止和纠正以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纠纷和违法“查扣冻”等情况;加强对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监督。依法开展涉企民事生效裁判监督,加强对涉企虚假调解、虚假仲裁、虚假公证问题的监督和治理。积极稳妥开展涉企行政诉讼监督和行政违法行为监督,监督纠正涉企“小案重罚”“过罚不当”等监管执法行政违法行为。加大医药、金融等领域反垄断公益诉讼办案力度,开展不正当竞争、单用途预付费卡、涉企业税收、补贴等领域公益诉讼。
  此外,《方案》在最高检“检察护企”专项行动部署基础上,新增多项上海特色创新举措,服务保障城市能级提升。
  比如,开发“上海知产检察”应用程序,完成知识产权线上集成一件事,深化知识产权全链条检察保护,做优做强知识产权综合履职;协同提升对不法金融中介治理质效,引导信贷资金更多流向实体经济,畅通企业融资渠道。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推动刑事合规从检察环节向侦查环节、审判环节延伸,推行新入经营主体合规告知制度,助力企业加强自身合规建设,提升抵御风险能力。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检察协作机制平台,建立健全跨区域法律政策适用标准统一协调机制,加强涉企案件办理联动协作,共同维护长三角地区营商环境。
  《方案》还对统一设置“涉企服务”绿色通道提出了进一步要求。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平台,专设企业服务窗口,融控告申诉、法律咨询和法治宣传于一体。搭建服务企业“快车道”,依托信、访、网、电等渠道,快速收集和研判企业信访诉求。选派检察人员深入行业协会、园区、企业,建立常态化工作联动机制,构建企业点单式“服务包”。推行简易案件“马上办、一次办”,对符合受理条件的法律监督案件当天立案,对监督办案流程全程跟踪,做到七日内程序性回复、三个月内实体性答复率均100%。
  发布会上还发布了《“检察护企”指南》,针对企业家们普遍提及的对新发布的法律法规、司法机关出台的涉企政策、诉讼流程等了解不深不透的情况,采用问答形式解读涉企法律政策,更好落实平等保护,更优提升法治服务。今天发布首批《指南》,主要针对刑事检察领域,分为“程序指南”和“惩治企业内部腐败指南”,包括政策法规解读、企业需求回应、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解读等内容。
(文章来源:东方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上海出台“检察护企”方案 22项举措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