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大兄”人生起舞

最新信息

“英歌大兄”人生起舞
2024-04-11 10:09:00
编者按
  新时代汕头经济特区要迎头赶上,须依靠历史文化所涵载的生机与精神,以内驱改革动力与创新热情。汕头素有“海滨邹鲁”之称,现代城市文化融于浓郁地方特色文化之中,传统文化、华侨文化、特区文化、海洋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相得益彰。即日起,《南方日报·汕头观察》推出“解码汕头文脉”栏目,聚焦这些独一无二的城市印记。敬请垂注!
  “我父亲林松带队,我们一行十多人敲着锣打着鼓三次迎请杨卫先生,终于把他请‘出山’了。”林芳武回忆起三十多年前跟着父亲的锣鼓队“三顾茅庐”的经历,那种充满激情和趣味的画面依然清晰,“那时候我才10多岁,跟在队伍后面懵懵懂懂的,只觉得这位老师一定很厉害。”
  那是1991年,林松邀请了杨卫等多位英歌舞前辈,共同创新重组了有悠久历史的“潮阳棉北后溪英歌队”,形成完整的108将梁山泊好汉扮相的英歌队阵型,其装扮延续至今。棉北后溪英歌队在林松等一代“英歌人”的引领下,逐渐崭露头角、兴旺发达。三十多年来,他一路将英歌带出家乡,走出国门,赴东南亚多个国家表演,将后溪英歌队的舞台从乡间小路“搬”到世界。
  龙年伊始,年近80的林松凭借潮阳英歌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数十年如一日,林松与英歌舞的牵绊深厚且绵长。“我的父亲为英歌舞和后溪英歌队贡献了自己的一生。”林芳武充满敬意地讲起了父亲与后溪英歌队的故事……
  ●南方日报记者陈斐仪
  重振“后溪英歌”
  记者见到林松时,他的精神状态甚佳,只是听旁人说,他比以前消瘦了不少。年初的一场手术过后,他便在家休养,暂停英歌队的一切事务。这位被潮阳后溪人亲切地称为“英歌大兄”的老先生从上世纪90年代初重组后溪英歌队后,便没有一刻停歇。
  担任英歌队长以来,林松负责教练、编导、鼓乐、节奏、画脸谱等工作,重点培训马步、槌法、司鼓等技法。据了解,当年重组英歌队,林松一是为了不让英歌舞淡出人们的视野,把这一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发展下去;二是组织英歌队不仅可以让群众文化生活更丰富,也可以引导村里的青少年走正道。
  他坚持以老带新,在传承中创新英歌舞。
  后溪英歌队重建初期,传承的传统英歌存在槌点变化少、表演时间冗长、动作单调、大场面大同小异、流派特点不突出等问题。想要英歌舞抓得住群众眼球就要积极求变,林芳武说,“用父亲的话说,既要有‘石破天惊’也要有‘清风明月’的感觉;既要延续传统的后溪英歌舞特点,也要增加可看性持续创新。”
  林芳武介绍,后溪英歌舞的特点在于鼓点节奏分明,司鼓者以金鸡独立的架马,前后、左右跳动,回旋开舞场之中,在主要场合还要翻几个筋斗。队员们每人双手各执一柄58厘米长的木棒,槌花左右摆动。“最大的特点是左右两路和左右手打法不同,左边以‘飞落坐莲中’,右边则单脚‘金鸡独立’。”
  后来,在林松的带领下,后溪英歌队又演变出潮汕有名的28、35、49下槌、平槌套、对打套和八宝套等英歌套式,不仅槌法繁多,且槌花滚动威猛快捷,槌路优美流畅;阵势队形上,以守化攻,高低起伏,转身踢脚、跃马挥刀、腾跳冲杀、正面对打、左右反打、背后逆打等套式层出不穷、变化多端。渐渐地,后溪英歌队以武术刚柔并济之根铸乡土气息之舞,形成了刚柔并济、古朴中见圆活、稳健中见潇洒之势。
  林松不仅大胆创新后溪英歌的风格,更是言传身教,将英歌舞的精髓传给后溪英歌年轻一代、传进各个校园、传到祖国大江南北、传遍全球。过去,林松曾受邀为汕头大学、广州幼儿师范等学校授课,定期走进校园,走进讲堂,手把手地教学生打基础、舞手槌、跳英歌,并制作“英歌慕课”在线上发布;也曾带领团队参加香港、澳门、马来西亚等地区大型会演,屡获佳绩,吸引了不少海内外喜爱潮汕传统文化的个人与团体慕名而来观赏。
  英歌舞造就“英雄梦”
  潮阳棉北后溪是英歌舞、赛龙舟历史悠久的文化之乡,数百年来,每逢时年八节游神赛会时,后溪英歌队都作为开路先锋,是中快板英歌的代表队伍之一,如今由林芳武担任棉北后溪英歌队的队长。林芳武说,棉北后溪英歌队成立时期可追溯到1889年,乡里的老前辈以武术形式创建组织起英歌队,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
  “据老一辈人讲述,过去的后溪英歌队成员主要由行船打鱼、打捞生蚝等船队和蚝业队的生产队队员组成,我的爷爷便是其中一员。”林芳武介绍,百年前的后溪英歌队敲锣服装道具比较简单,妆容色彩也不够丰富,大多劳作的人腰间扎条毛巾就上场,以传统“老七槌”为主要套路。
  诞生于潮阳的后溪英歌队舞步稳健豪放,具有阳刚之美。据悉,长期抵御风灾海盗的潮阳先民展现出沉毅刚烈的气魄,潮阳英歌的气势和风貌,蕴藏了潮阳民众在艰苦环境中磨炼而成的倔强、彪悍的气质。在后溪,应运而生的英歌舞体现出“战斗、保卫”等作用的武舞特点。
  谈起父亲与后溪英歌队的渊源,林芳武回忆道,父亲与祖祖辈辈的潮阳人一样,从小耳濡目染、追着英歌舞跑,被英歌舞的魅力所折服,有一个“英雄梦”。“从现有的资料看,我们好几代人都与后溪英歌队结缘,传到我父亲已经是第四代。”
  林松8岁便进了英歌队,师从杨卫先生学习传统“老七槌”技艺,开始修炼英歌舞的基本功。最初年龄小个头小,林松总是跟在队伍后面帮忙挑水、捧英歌棒,直到16岁才真正参加英歌舞表演。后来,林松过了五年的军旅生活,在部队学习了化妆技术,“这为后来创新英歌脸谱打下了基础”。
  1991年,借后溪成立文化服务中心的契机,林松得以重组后溪英歌队。林芳武介绍,重组的后溪英歌队在队形上,将108位梁山泊好汉的角色集齐,组成最全英歌队;在剧情上,强化“英雄主义”内核,以《水浒传》的两个故事为主要内容,一是107位梁山泊好汉化妆卖艺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一是梁山泊英雄化妆劫法场救宋江;在槌法上,对传统的“老七槌”套路作了大胆创新,演变出14、18、21下槌的套路,为后溪英歌队奠定“中快板”的基调。
  子承父业绘“英雄”
  如今,林芳武接过父亲的接力棒,自觉承担起“传帮带”的责任。下午4时,记者跟随着林芳武来到潮阳区文光镇二小学,学生们已整理好队列,等着林教练上英歌舞课。文光镇二小学体育老师肖徽洪透露,学校“英歌班”主要由五六年级的50多名学生组成。“全凭学生兴趣自愿报名加入,因为报名人数过多,我们每班只能给予一个名额。”
  哨声、锣鼓声响起,学生们敲打起手中的英歌槌,在林芳武的训练声中变换着步法和队形,有模有样地跳起英歌舞。“孩子们的热情非常高,学习的时候也非常认真。”林芳武说,自己每周要到好几个学校,例如幼儿园、小学甚至当地的高校进行英歌舞授课。林芳武坚定地踏着父亲曾经走过的每一步,仿佛在追寻着父亲的足迹。“真的挺累的,但是也挺充实。”
  其实,早在1991年,林芳武便投身后溪英歌队。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和精彩演出,他巧妙地运用自己的美术专长,专为队员们绘制脸谱。他不满足于原本仅打粉底、画眉毛、圈眼眶的简单画法,而是对脸谱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改进,通过增加线条与色彩,使得英歌舞中的人物特色更加鲜明突出。
  据林芳武介绍,英歌舞脸谱以往是仿照傩舞的傩面具绘制,面目狰狞凶狠,以达到扶正驱邪的效果。而现在,英歌舞的脸谱则是根据梁山好汉的不同形象进行设计绘制,通过不同色彩、线条和造型的巧妙运用,生动展现每个角色的独特个性。“绘制一张脸谱,往往需要花费15到25分钟。”
  大刀关胜红脸红须、浓眉大眼,不怒而威;鼓上蚤时迁黑白分明的脸上“盘”一条银环蛇,配以弧形的线条,显得机智灵敏……每个人物的性格特色在林芳武的画笔下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或清秀雅致,或刚劲威猛,或严肃庄重,或滑稽诙谐。记者观察到,后溪英歌队的训练基地里挂着一个个英歌脸谱,林芳武用心绘制,将108位水浒传中的英雄脸谱一一描绘下来并留存档案。
  “我的父亲对英歌脸谱的钻研精神深深影响了我,我也很早就拿起画笔,在英歌脸谱上下功夫。”林芳武说,近年来,他们特地开设了一系列英歌脸谱培训班,并深入校园进行推广。在基地的日常训练之余,他们利用周五、周六晚上的课余时间,指导对脸谱绘制有兴趣的队员学习如何巧妙着色、精准起稿,掌握画线条的技巧,以及构思图案的方法。
  “你想学英歌脸谱的话,可以随时过来啊!”林芳武热情地邀请电话那头的自媒体博主前来学习英歌脸谱绘制。他向记者透露,近几个月越来越多的媒体和游客联系他欲学习跳英歌舞、画英歌脸谱,并希望通过视频拍摄、纪录片等方式宣传潮汕英歌舞,林芳武基本上来者不拒。对于林芳武而言,传承并推广英歌舞不仅是他生活的核心,更是他肩负的使命。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英歌大兄”人生起舞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