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管理规模、利润双降 10家机构净利润负增长

最新信息

2023年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管理规模、利润双降 10家机构净利润负增长
2024-04-16 12:47:00
近期,随着上市银行年报的出炉,旗下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去年情况也浮出水面。从已披露年报的14家上市银行理财子公司中,记者发现,10家机构的净利润出现了负增长;产品管理规模方面,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出现下滑,规模前三由股份制银行包揽。
  从数据方面来看,2023年上市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实力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产品管理规模方面,前三的“小圈”范围已不见国有大行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股份制银行。净利润方面,能实现20亿以上盈利的机构在减少,有的甚至出现了“拦腰斩”。
  2023年部分银行财报中的理财子公司净利润变化情况
  仅5家机构实现净利润正增长
  2019年5月,伴随着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建信理财挂牌成立,银行系统的理财子公司队伍日益壮大。截至目前,32家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其中,股东背景为国有行的有6家,股份行12家,城商行8家、农商行1家、合资行5家,除了2023年底获批筹建的浙商银行旗下的浙银理财外均已开业。
  招商银行2023年年度报告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部分
  过去,手续费收入作为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一部分支撑,但这部分支撑在去年年报中下降得十分明显。以有着“零售之王”的招商银行为例,其在年报中提到该行资产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14.74亿元,同比下降7.89%。
  如果将手续费放到能反映盈利能力的净利润上,“缩水”成了普遍现象。在有相关对比数据的15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中,有10家净利润在过去一年出现负增长,9家同比降幅达两位数。其中,农银理财(下滑54.57%)和建信理财(下滑53.42%)成为各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中“缩水”最明显的机构。
  虽说净利润大降成了银行理财子公司去年的标志词,但“零售之王”招行旗下的招银理财仍以净利润同比减少11.22%,净利润31.9亿元稳居第一。
  从总体盈利情况来看,2023年对于银行理财子公司而言或有些暗淡。相比2022年,净利润在20亿元以上的机构也从5家减少至3家。
  图片来源:《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3年)》
  产品管理规模前三被股份制银行包揽
  净利润下滑往往伴随着管理规模的缩水,对资管机构而言,规模依然是比拼的硬指标。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3年)》显示,截至2023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6.80万亿元。与2022年对比,同比降幅为3.07%。
  全行业的降息缩水,在各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管理规模上体现的更明显。从发布的理财业务报告中,记者梳理有可比数据的13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发现,7家规模缩水明显,农银理财、建信理财的存续规模出现了超两位数的下降。
  据不完全统计,13家理财子公司(个别为管理资产口径)目前整体存续规模约为18.09万亿元,较上年末减少了约2745亿元。招银理财、信银理财、工银理财、中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民生理财、中邮理财8家理财子公司去年下半年新发募集金额合计同比减少了约4.25万亿元,降幅接近29%。其中,仅有信银理财去年下半年新发募集规模同比上升。
  2023年部分银行财报中的理财子公司管理规模情况
  截至2023年末,规模前三已然不见了国有大行的身影。招银理财以2.55万亿元的理财产品管理规模位列第一,较上年同比下滑4.49%;兴银理财紧随其后,为2.26万亿元,同比增长8.18%;排在第三的则是信银理财,规模同比增长12.34%至1.67万亿元。
  虽未能进入前三,但国有大行的理财子公司依然名列前茅,但规模缩水依然是其趋向。其中,建信理财规模较上年同比下滑约21.55%至1.50万亿元;农银理财同比下滑10.61%至1.59万亿元;工银理财同比下滑8.78%至1.61万亿元;中银理财同比下滑7.39%至1.63万亿元。
  自2019年第一家理财子公司开业至今,已有近5年时间。期间银行理财子经历了资管新规的转型和发展的高峰与低谷,见证了股债市场调整,在波折中不断发展。回顾2023年,求稳成为多数银行理财子公司的选择,这也与投资者追求稳利低波动资产的投资喜好有关。中金公司曾指出,在中性预测下,理财行业2024年规模同比增速为6%,规模修复至29万亿元。
(文章来源:海报新闻)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2023年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管理规模、利润双降 10家机构净利润负增长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