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主动与济青“抱团” 黄河流域科创大走廊还远吗?

最新信息

郑州主动与济青“抱团” 黄河流域科创大走廊还远吗?
2024-04-16 15:47:00
海报新闻记者孙杰报道
  近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郑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今年“头号任务”科技创新方面,郑州提出,要强化与济南、青岛、洛阳联动,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争创以郑济青洛为核心的鲁豫国家区域科创中心。
  海报新闻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在黄河战略的推动下,黄河流域沿岸的城市间动作频频。不过,科技创新方面,黄河流域城市间一直交流甚少。而随着“郑济青洛”的这次联动,或许不远的将来,黄河流域就会拥有自己的“G60科创走廊”。
  郑济高铁的通车,让郑州有了与济青联动的“底气”
  其实,鲁豫国家区域科创中心并不是第一次见诸报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工程学院校长李利英就曾向媒体透露,早在2022年12月,两省就向科技部报送了《鲁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规划(2022—2035年)》。
  2023年1月,山东省科技工作会议也曾透露,将加快推进鲁豫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创建工作,力争早日获批。
  而时隔一年多,郑州的主动表态,则让人看到了河南方面的诚意。在山东大学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余东华看来,去年年底郑济高铁的顺利通车,让郑州有了要强化与济南、青岛联动的“底气”。
  海报新闻记者查询发现,目前济南到郑州最快的一趟列车是1小时43分钟,而且还有多趟列车到达时间在两小时以内。其实,济南到郑州的直线距离不足400公里,而郑济高铁未通车时,两地之间高铁需要绕道徐州,车程普遍在3.5-4.5个小时,和两地间汽车通行时间相差无几。
  值得一提的是,郑济高铁的通车也让济南到河南其他城市的通行时间大大缩短。以济南到河南第二大城市洛阳为例,随着郑济高铁的通车,两地最快通行时间为2小时23分钟。而以往不论是绕道徐州,还是途经河北,通行时间都在4个小时以上。
  同样,济南到河南的第三城南阳的时间,也从之前的近5小时,缩短到3小时左右。
  “郑济高铁的全线通车,让两省之间的交通联系更加便捷,也为两省的经贸往来和人员流动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告诉海报新闻记者,随着郑济高铁的通车,鲁豫两省通过优化物流网络,降低物流成本,可以共同打造高效、便捷的区域物流中心,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郑济青洛”抱团,目标直指黄河流域科创大走廊
  郑济高铁在打通黄河中下游交通壁垒的同时,也为黄河流域一体化发展按下了加速键。余东华认为,郑州的这次主动表态,彰显了鲁豫两省要以争创国家区域科创中心为契机,携手打造黄河流域科创大走廊的决心。
  当前,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不断受到各界关注。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则需要科技创新来引领产业创新。在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看来,郑州此次要强化与济南、青岛、洛阳等城市的联动,可以汇聚各自的科研力量,形成科技创新的合力。
  虽然“山河四省”因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稀缺而一直被人诟病,但不可否认的是,“山河四省”仅有的4所985/211院校(因办学地点在天津,故不含河北工业大学)均分布在济南、青岛和郑州。同时,郑州、济南和青岛3市合计共有超过3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
  此外,郑州、济南、青岛这3个“万亿俱乐部”城市在科技创新发展方面还各有特色。以济南为例,该市近两年大力引入中科系。目前,济南已落地“中科系”科研院所15家,集聚科研人员超2000人,累计突破“卡脖子”技术32项,攻克关键核心技术167项。
  “这种跨省的科技创新合作,有助于突破地域限制,实现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升整个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王鹏告诉海报新闻记者,这种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有助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能孵化出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
  同样,袁帅也认为,鲁豫两省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和产业基础,通过强化合作,两省可以共享科研设施、人才资源和技术成果,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他们的观点并非没有理论依据。2016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在上海市松江区启动建设。依托G60高速和沪苏湖高铁等交通大动脉,仅用3年时间,这条串联起上海松江,江苏苏州,浙江嘉兴、杭州、金华、湖州和安徽宣城、芜湖、合肥等“一廊九城”的科创走廊,就跃升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区。
  数据显示,上述9城以全国1/24的人口和1/120的区域面积,贡献了全国1/15的GDP、1/8的高新技术企业、1/10的国家级专精特精企业、超过1/5的科创板上市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均值达到3.55%。
  “郑济青洛”会成为媲美“长三角”的经济区么?
  G60科创走廊的成功,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样板,而在王鹏看来,在黄河战略的加持下,借助鲁豫争创国家区域科创新中心的契机,“郑济青洛”有望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又一个区域经济示范区。
  王鹏在接受海报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黄河战略的实施为“郑济青洛”提供了共同的发展目标和合作契机,这将促使4市更加紧密地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4市也有望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和科技创新中心,并进一步提升该区域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8月山东和河南两省共同签署《关于加强交通互联互通服务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合作协议》后,山东港口依托在河南的9个内陆港、10余条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畅通了河南省出海大通道。2023年,河南地区完成海铁联运操作箱量9.8万标箱,同比增长143.2%;今年1—2月完成1.7万标箱,同比增长34.6%。
  不过,“郑济青洛”要想成为媲美长三角和珠三角那样的区域经济示范区并非易事。王鹏说,鲁豫两省还需要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和协调,确保各项措施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并取得预期成果。同时,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和创新发展模式,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环境。
  “鲁豫两省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以及文化旅游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袁帅认为,通过深化合作,鲁豫两省可以共同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和科技创新中心,提升整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在他看来,“郑济青洛”未来可期。
(文章来源:海报新闻)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郑州主动与济青“抱团” 黄河流域科创大走廊还远吗?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