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农化工涨停原因,600486热点题材

《 扬农化工 600486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扬农化工 600486》 热点题材
公司资料 | 公告

扬农化工 核心题材:
农产品上行周期,多项目内生成长强劲
1、事件驱动:22年3月9日晚公告,公司1-2月实现营业总收入35亿元左右,同比增长50%左右,净利润5.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00%左右,主要原因:
(1)优嘉三期项目全面达产,四期项目第一阶段建成投产,产能、产量较上年同期增加。
(2)主要农药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
2、辉瑞新冠药上游。日前日本盐野义制药宣布,公司研发的治疗新冠口服药已提交日本国内生产和销售许可申请。如果得到承认将是首个批准上市的日本国产新冠病毒口服药。作为新冠药上游产业链,扬农化工是合成PF的中间体菊酸的生产企业;雅本化学和尖峰集团是合成PF的卡龙酸酐的生产企业;新和成和浙江医药是合成PF的中间体异戊烯醇的生产企业。
3、业务概览。公司主营业务为农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等农药品类。公司为先正达中国植保板块唯一产业,先正达集团旗下农化资产众多,扬农化工后续会在创制药、仿制药、农药制剂等多个业务上与先正达集团的协同。公司积极拓展新材料,研制饱和聚酯树脂和生物可降解塑料PBS技术,公司菊酯、麦草畏等系列产品处于龙头地位。
4、市场空间。
(1)全球来看,农药行业呈现寡头垄断格局,未来农药需求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测算,不用农药平均每年会造成30%—40%粮食损失。农药出口量占我国农药生产总量的60%左右,RCEP以及贸易协定相关国家将成为农药出口增长的主要地区。
(2)扩大空间预期。公司南通四期项目总投资19.4亿,预计新增年产7310吨拟除虫菊酯等多个农药原药,其中3800吨联苯菊酯、1000吨氟啶胺、6000吨硝磺草酮等产品已完成安装,2022年业绩增量有望。
5、未来业绩增长测算。2020年至2022年,公司主要新增优嘉植保三期和四期项目,计划投资额超过40亿元。四期将于2022年投产,总投资额23.3亿元,预计建成投产后年均营业收入30.5亿元,总投资收益率23.8%,内部收益率19.0%。相比于三期项目,四期新增产品、种类更丰富,业绩有望上新台阶。
(部分资料来自申港证券、世界农化网)
(更新时间:2022-03-10)

题材要点:
要点一:农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扬农化工公司主要从事农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研发坚持专利药与次新药研发双轮驱动,包括创制农药的研发、次新农药的研发以及现有产品工艺的技术改进。公司在产原药品种近70个,涵盖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不同类别。其中,杀虫剂主要有拟除虫菊酯系列产品,卫生用药是本公司的特色品种,主要用于室内蚊虫趋避消杀;除草剂主要有草甘膦和麦草畏等品种;杀菌剂主要有氟啶胺、吡唑醚菌酯等品种。公司销售分为原药销售和制剂销售,原药销售主要针对下游制剂企业,制剂销售主要针对终端渠道和用户。由于原药销售比重较大,上半年是公司销售旺季。

要点二:杀虫剂
扬农化工公司在杀虫剂领域拥有丰富的产品线,主要包括拟除虫菊酯系列产品。这些产品分为卫生用药和大田用药,卫生用药用于室内蚊虫消杀,而大田用药则用于蔬菜、茶叶、果树等作物的害虫防治,展现了公司在杀虫剂市场的多样化布局。

要点三:除草剂
公司在除草剂方面的代表产品包括草甘膦和麦草畏。这些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帮助农民有效控制杂草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确保除草剂产品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要点四:杀菌剂
扬农化工的杀菌剂产品涵盖了氟啶胺、吡唑醚菌酯等多个品种。这些产品在防治植物病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支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公司不断进行技术研发,以提升杀菌剂的效果和市场竞争力。

要点五:植物生长调节剂
公司提供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抗倒酯,帮助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形态和结构,增强抗倒伏能力。通过科学的调节手段,提升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满足现代农业对高效生产的需求。

要点六:销售策略
扬农化工的销售策略灵活多样,原药销售主要面向下游制剂企业,而制剂销售则直接面向终端用户和渠道。公司通过精准的市场服务和科学的定价策略,努力抢占市场份额,确保业务的持续增长。

要点七:全球第二大卫药供应商
扬农化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农药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主要业务涵盖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多个类别。公司在全球拟除虫菊酯原药市场中占据核心供应商地位,其核心品种拟除虫菊酯产品在全国农药行业中排名第一,并获得中国工业大奖。此外,公司在国内市场的卫生用药占有率保持在70%左右,是全球第二大卫药供应商。公司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突破,打破了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形成了品种齐全、技术领先的产品体系,成为全球农化市场不可或缺的核心供应商。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